首页 科技新闻网 国家网信办:人脸识别技术应用须规范

国家网信办:人脸识别技术应用须规范

更新时间:2023-09-10 分类:科技新闻网

  本报北京8月8日电(记者张亚雄)为规范人脸识别技术应用,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8日发布《人脸识别技术应用安全管理规定(试行)(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征求意见稿”),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征求意见稿提出,使用人脸识别技术处理人脸信息应当尽量避免采集与提供服务无关的人脸信息,无法避免的,应当及时删除或者进行匿名化处理。

  征求意见稿指出,使用人脸识别技术应当遵守法律法规,遵守公共秩序,尊重社会公德,承担社会责任,履行个人信息保护义务,不得利用人脸识别技术从事危害国家安全、损害公共利益、扰乱社会秩序、侵害个人和组织合法权益等法律法规禁止的活动。

  征求意见稿明确,实现相同目的或者达到同等业务要求,存在其他非生物特征识别技术方案的,应当优先选择非生物特征识别技术方案。使用人脸识别技术验证个人身份、辨识特定自然人的,鼓励优先使用国家人口基础信息库、国家网络身份认证公共服务等权威渠道。

  同时,使用人脸识别技术处理人脸信息应当取得个人的单独同意或者依法取得书面同意。在公共场所安装图像采集、个人身份识别设备,应当为维护公共安全所必需,遵守国家有关规定,设置显著提示标识。宾馆、银行、车站、体育场馆、博物馆等经营场所,除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应当使用人脸识别技术验证个人身份的,不得以办理业务、提升服务质量等为由强制、误导、欺诈、胁迫个人接受人脸识别技术验证个人身份。

  此外,组织机构为实施内部管理安装图像采集、个人身份识别设备的,应当根据实际需求合理确定图像信息采集区域,采取严格保护措施,防止违规查阅、复制、公开、对外提供、传播个人图像等行为,防止个人信息泄露、篡改、丢失或者被非法获取、非法利用。除维护国家安全、公共安全或者为紧急情况下保护自然人生命健康和财产安全所必需,或者取得个人单独同意外,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利用人脸识别技术分析个人种族、民族、宗教信仰、健康状况、社会阶层等敏感个人信息。涉及社会救助、不动产处分等个人重大利益的,不得使用人脸识别技术替代人工审核个人身份,人脸识别技术可以作为验证个人身份的辅助手段。征求意见稿还强调,人脸识别技术使用者处理不满十四周岁未成年人人脸信息的,应当取得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的单独同意或者书面同意。

版权声明: 本站内容部分来源网络,版权归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相关文章
科技日报成都8月9日电 (曾涵婧 陈科 实习记者李诏宇)记者9日从四川农业大学获悉,该校成功培育出我国首个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黑色肉兔新品种——天府黑兔,并通过国家审定。这是四川
admin 2023-09-10
◎本报记者 都 芃 受季风、台风等因素影响,每年的7月下旬和8月上旬,民间俗称“七下八上”,是我国东部地区降水最为集中的时期,也是我国抗洪防汛的关键时间。今年进入7月下旬后,受
admin 2023-09-10
三江源源头地区建立5G远程观测点位 《人民日报海外版》(2023年08月11日第08版) 据新华社西宁电 (记者柳泽兴)近日,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生态环境局成功在长江源流域当曲、黄河源流域
admin 2023-09-10
新华社北京8月13日电 《参考消息》日前刊登英国《泰晤士报》网站文章《人工智能可以通过聆听你敲击键盘的声音来窃取密码》,报道摘要如下: 来自英国杜伦大学、萨里大学和伦敦大学皇家
admin 2023-09-10
上海推进5G网络近海覆盖和融合应用 《人民日报海外版》(2023年08月14日第03版) 据新华社上海电 (记者陈爱平)上海日前发布《5G网络近海覆盖和融合应用“5G揽海”行动计划》,提出到202
admin 2023-09-10
本报合肥8月15日电 (记者徐靖)近日,记者从量子计算芯片安徽省重点实验室获悉:我国科研团队成功研制出第一代商业级半导体量子芯片电路载板,该载板最大可支持6比特半导体量子芯片的
admin 2023-09-10
本报上海8月15日电 (记者沈文敏)近日,上海人工智能实验室宣布联合语料数据联盟成员单位,共同开源发布“书生·万卷”1.0多模态预训练语料。 “书生·万卷”1.0集合了语料数据联盟成员
admin 2023-09-10
◎本报记者 陈 曦 依靠“冷冻技术”,穿越千年,在未来苏醒,这是科幻小说中常有的情节。虽然,目前实现冷冻和复活整个生物体还很遥远,但冷冻器官的科技进展还是给人们带来不少惊喜
admin 2023-09-10
新华社耶路撒冷8月15日电(记者王卓伦)以色列魏茨曼科学研究所日前发布公报说,该所研究人员领衔的国际团队发现一个围绕恒星运行的热木星双星天体系统,其温度比太阳表面温度还要高
admin 2023-0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