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科技新闻网 我国首个多基线干涉合成孔径雷达测绘系统成功在轨应用

我国首个多基线干涉合成孔径雷达测绘系统成功在轨应用

更新时间:2023-11-10 分类:科技新闻网

  记者10月17日从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获悉,宏图一号01组卫星搭载的合成孔径雷达(SAR)系统,日前成功获得多基线干涉SAR高精度地形测绘数据产品,标志着我国首个多基线干涉SAR测绘系统成功在轨应用。

  据介绍,干涉SAR可利用两部雷达在不同位置观测地面,得到两幅复数影像后反演地面高程,类似人的双眼看物体,可判断目标的位置、距离等信息。多基线干涉SAR可在多个卫星构成编队的基础上,利用多个卫星之间的位置多样性信息,协同工作提升高程测绘的精度和效率。

  宏图一号01组卫星于今年3月成功发射,该组卫星在轨构成“车轮式”卫星编队,主星位于“车轮”中央,三颗辅星均匀分布在“轮毂”上,四星在轨联合完成高分辨对地观测和高精度地形测绘。 运城热点网

  宏图一号01组卫星搭载的SAR系统由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研制,研究团队突破了多星编队基线设计与优化、多星系统协同工作、空间多基线联合高程测量及多基三维成像等多项核心关键技术,系统最高分辨率优于0.5米,具备1:50000比例尺全球测绘能力。

  该系统可实现一次飞越获取4组观测数据、6条有效测绘基线,可有效解决陡坡、断崖等复杂地形区域高精度高程重建难题,大幅提升高程测量精度和测绘效率,可满足三维成像需求。

  研究团队负责人表示,轻小型、低成本SAR卫星应用前景广阔,可在城市地质灾害监测、海洋监测、洪涝灾害监测、地表沉降监测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该多基线干涉SAR系统成功在轨应用,有助于我国后续高精度、高效干涉SAR卫星技术的发展。(记者张泉)

忻州新闻网

版权声明: 本站内容部分来源网络,版权归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相关文章
新华社北京10月22日电 澳大利亚一项新研究显示,人类大脑可以在108毫秒内识别出一个物体是不是食物。这项研究有助于更好地理解人类是如何通过视觉感知食物,还可用于改变广告的导向。
admin 2023-11-10
新华社南京10月22日电(记者何磊静)装有大气监测设备的出租车、基于北斗导航技术的无人巡检车……2023世界物联网博览会10月20日至23日在国家传感网创新示范区江苏无锡举行,吸引众多市民
admin 2023-11-10
新华社北京10月23日电 瑞士和新加坡研究人员日前在新一期《美国化学学会·应用材料与界面》杂志上报告,他们开发出一种利用废鸡毛生产燃料电池膜的新方法,即从鸡毛中提取角蛋白,转化
admin 2023-11-10
新华社贵阳10月25日电 题:“中国数谷”迸发“云”端新活力 新华社记者向定杰、姚均芳 近年来,因全力推进大数据发展,地处西部的贵州省贵阳市赢得了“中国数谷”的美誉。 一栋栋商务楼
admin 2023-11-10
新华社北京10月26日电(记者魏梦佳)25日下午,清华大学物理系三楼楼道被挤得水泄不通,师生们以热烈的掌声,欢迎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教授、南方科技大学校长薛其坤的到来。 刚刚
admin 2023-11-10
新华社伦敦10月26日电(记者郭爽)英国首相苏纳克26日就应对人工智能有关风险的责任发表演讲,并宣布将在英国成立人工智能安全研究所。 苏纳克当天在英国皇家学会演讲时表示,人工智能
admin 2023-11-10
新华社伦敦9月28日电(记者郭爽)欧洲核子研究中心27日宣布,科研人员观测到了反氢原子在重力作用下自由下落。这是人类首次直接观测到反物质在地球引力作用下与普通物质拥有同样的表现
admin 2023-11-10
新华社北京10月3日电(记者王立彬)随着海洋强国建设步伐稳步推进,我国参与全球海洋治理日益深入,提供的国际海洋公共产品越来越多。 自然资源部有关负责人日前表示,通过积极参与联
admin 2023-11-10